福島核電站廢水上星期開始排入大海,預計約30年內才排放完畢。收到消息後的第二日,各地均爆發「盲搶鹽」潮,超市貨架上的海鹽都被搶購一空!
海鹽防核輻射?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核能發電的原理,以及核能對生物的影響。
· 核能的原理
· 核能對生物的影響
· 核廢料如何傷害人類
· 氘(Tritium)的性質
· 重水對植物及動物的影響
· 海鹽防核能輻射有可能嗎?
· 碘化鉀的功用
1.核能的原理
原子是構成世間萬物的結構,其核心由質子與中子組成,核外有電子包圍,在原子核中,有一股很強大的能量,把質子與中子聚合在一起。
所謂的核能,就是指原子核結構因為「核分裂(Nuclear fission)」或「核融合(Nuclear fusion)」發生變化時,所釋放出來的能量。
目前世界上的核電站,主要是利用輻射物質—鈾-235,透過進行「核分裂」反應來發電,以取代天然氣或煤炭等燃料以產生熱力發電。
2. 核能對生物的影響
核能所產生的能量極強,然而於核能生產的過程中,包括開採、提煉、濃縮、發電,以及燃料棒後續處理,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輻射污染、甚至核事故。
當人類、動物及植物處於被放射性物質所污染的環境中,就會持續被輻射所傷害。
極高的輻射能量,即使只是少量劑量,已經能夠破壞蛋白質及 DNA 等對人體及動物非常重要的生物分子。
3. 核廢料如何傷害人類
細胞直接死亡、改變細胞內部的結構、導致死胎及畸胎、於不同器官內產生大量的自由基、誘發各種不同類型的癌症,例如甲狀腺癌、骨癌、肺癌等,都是受幅射影響後可能發生的後遺症。
鈾-235以外,還有碘、鍶及鈈等不同的輻射物質。特定的放射性核素,會傾向與人體某些特定的組織或器官反應,選擇性地沉積在這些組織或器官中。
例如碘及鍶分別傾向於沉積於甲狀腺和骨中,而鈈則主要累積於骨及肝臟裡。
4. 氘(Tritium)的性質
今次福島核電站排放的核原料主要為氘,屬於氫的同位素之一,比氫多兩個中子,重量比氫大,亦稱為超重氫。其元素符號為3H或D。
氘的原子核有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,本身帶有放射性,會釋出β粒子電波,於地球上的半衰期為12.43年。
氚發出的輻射能相對微弱,在空氣中只能前進5mm,亦無法穿透皮膚。
地球中的氫氣本身亦含有極少量的氘,約0.016%。
由於氘是氫的同位素,故氘可以與氧結合成水,得出D2O,又稱重水。
5.重水對植物及動物的影響
假如不幸喝下福島核電廠排出的重水,會發生什麼事?
這要視乎重水的濃度比例而定。
曾有科學研究重水對植物的影響,發現當重水的含量愈高,植物的生長愈慢。當重水的比例超過一半時,植物便會死亡。
至於重水對動物的影響,科學家曾以老鼠作實驗,發現當重水濃度超過25%,會令老鼠導致不孕。當到達50%時,部份需要快速分裂的細胞,例如髮根,會開始出現異變;當濃度到達90%時,老鼠便會死亡。
至於人類,由於水佔身體70%,身體的細胞、組織及器官都含有水份,如果只是不幸喝下少量的重水,並不會太影響人體機能運作。
不過,當重水濃度愈來愈高,首先會影響到的是新陳代謝較快的新增細胞。當重水濃度到達25-50%時,便會對人體開始出現較致命的影響,如破壞DNA中的氫鍵結構,改變細胞本質。
不過,以現在福島核廢水當中的氚含量計算,應該不會對人體有重大影響。
6. 海鹽防核能輻射有可能嗎?
答案是,不可能!
科學實驗證明碘化鉀,能減低放射性碘輻射對人體,尤其是甲狀腺部位的傷害。
然而,海鹽的主要成份為氯化鈉,當中只含有微量的碘化鉀,數量並不足以阻擋碘元素所產生的核能輻射。
盲搶鹽、令身體吸收過多鹽份,甚至會加重腎臟負擔,後果可大可小。
7. 碘化鉀的功用
想針對減低放射性碘輻射對人體的傷害,需直接服用碘化鉀藥物,而非海鹽。而且需要跟從醫生指示,服用適當劑量,避免體內碘化鉀過多,令甲狀腺功能進一步出現異常情況。
資料來源:
綠色和平、天文台、衛生署、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、Fukushima Updates
相關文章: